市場波動瞬息萬變,沒法一直盯盤的話該怎麼辦呢?莫非要一直受到白白的損失嗎?
在今天開始的這個系列中,ALLEN會為大家介紹各種市場上不外傳的投資組合。而首先的這四篇介紹的是在各種市場氣候下都能夠穩健增長的四種投資組合。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永續組合(Permenant Portfolio),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1)永續組合的組成與表現:
25%的美股大盤ETF
+ 25%的長期債券ETF
+ 25%現金ETF
+ 25%黃金ETF
這個組合的組成非常簡單,就是單純的把資產四等分,投進四種不同的投資內容。那麼這樣做的績效如何呢:
由上圖可見,從1978年至今,永續組合(藍線)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健持久的增長,雖然總體收益小於標普500(紅線),但是風險性和波動性卻遠遠的小於它。這一點我們可以在下面的回撤數據圖中看見:
在大部分情況下標普500(紅線)的波動程度都遠遠的超過永續組合(藍線)。
2)永續組合的誕生:
這個組合是著名作家,政治家與投資家Harry Browne在1980年代提出,並於2001年寫在他的著作Fail-Safe Investing上發表。Browne提出這個組合的目的在於提供投資者們一個可以應對任何市場變化的組合配置。不管市場發生任何事,都無需改變這個組合。這一點我們可以在組合的組成部分上看出來:
股票 – 對應市場擴張期
現金 – 對應市場蕭條期
黃金 – 對應通貨膨脹期
債券 – 對應通貨緊縮期
他認為,因為這四種「經濟氣候」出現的機率相近,所以要把資產平均分配在四者身上即可。同時有一點要強調的是,現金不是單單指鈔票,而是所有流通性很強有很保險的投資產品的通稱。
3)永續組合的改進:
永續組合的比例面臨許多質疑,因為這四種「經濟氣候」的出現的機率並不是一樣的,他們持續的時常也不一樣。因此用簡單的1:1:1:1的比值來概括整個「經濟氣候」的話,不可謂不武斷。
美國的一個投資專欄作家John Williamson就認為永續組合的比例侷限了股票的盈利空間,畢竟整個組合的獲利大部分都來自於股票。同時他認為市場蕭條期相對其他「經濟氣候」而言,比較少見且短促,因而應該減少現金的持有比例。同時,大量持有現金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而言,也是一種浪費。
筆者認為減少現金的比例是有道理的,因為長期而言,持有現金不但會損失機會成本,甚至連本金也會被通貨膨脹與上漲的物價慢慢吞噬。
還有一些人認為永續組合持有黃金的比例過高。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Harry Browne本人的政治立場。因為他曾是美國自由意志黨1996年與2000年的總統大選提名人,而這個政黨主張的政策是放鬆市場管控,並希望通過恢復金本位來穩定市場。因此,他才會建議將25%的資金用於購買黃金。
許多人認為黃金和現金一樣,長期來說不會帶來任何收益,是一種對機會成本的浪費。
然而ALLEN認為25%是有一點多但也不完全是沒有道理的。
正如上圖所顯示,在1980年時曾有一段超高報酬的時期,主要原因是當時市場上的通貨膨脹與瘋長的石油價格。而在其他時期,黃金還是一個對抗通貨膨漲的有效手段。
但是黃金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房地產,貴金屬等商品類型的ETF(commodity ETF)也可以做到類似的保值功能。
所以想要優化永續組合的話,除了下調黃金和現金的比例,並增加股票的比例之外,還可以選擇改變股票ETF的投資標的等。比方說將美股大盤換成世界總體到盤,或加入國際大盤進原本的組合裡。這些都可以有效的增加組合的分散性。
總體來說這個永續組合是一個自由度很高的組合,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進行微調。
那麼對於大家認為什麼樣的組合最有效呢?歡迎留言分享。
參考文獻:
3 comments